经典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案例 > 经典案例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观沙岭人民法庭 深耕诉源治理 “面线点”三位一体 推动司法服务金融迈向新台阶

2021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观沙岭法庭(金融法庭)不断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面连线、以线促点”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观沙岭人民法庭

深耕诉源治理 “面线点”三位一体

推动司法服务金融迈向新台阶

  2021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观沙岭法庭(金融法庭)不断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面连线、以线促点”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自运行以来截至2023年11月30日,法庭诉前调解立案26514件、调解成功16333件(含撤回15125件,出具民事调解书、司法确认书1208份),调解成功率61.6%,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平台建设成效得到省政协领导批示肯定,并获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月报推荐。

  一、“面对面”司法服务,提升前端预防精准度

  一是服务保障精细全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由院领导带队走访调研辖区金融企业,下沉“诉源”开展“订单式”司法服务,进一步找准服务辖区金融企业的着力点。2021年以来,召开或参与以金融风险防控、诉源治理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座谈会30余次,现场征求金融企业对增强司法能力、提高诉讼服务质量的意见建议,持续加大司法供给。

  二是法治宣传精准到位。开展示范性庭审和调解,邀请同类案件当事人现场旁听,促进当事人选择和解或调解,实现“审理一件,化解一片”的效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诉源治理调研,广泛宣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有益经验,提升社会公众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加大对防范电信诈骗、套路贷、非法金融保险产品普法力度,深入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送法进校园”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宣讲活动14次,推送公益广告、视频等28条,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

  二、“线连线”汇聚力量,提升矛盾化解专业度

  一是凝聚解纷合力。2022年6月,联合区司法局、区金融事务中心、观沙岭街道办事处共同制发《岳麓区人民调解化解金融矛盾纠纷工作方案》,成立金融矛盾纠纷调解室,开展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金融领域纠纷的诉前调解工作。截至11月底,依托“总对总”调解机制,畅通与湖南省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长沙市岳麓区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工作站衔接渠道,分流金融案件1860件。优化与金融企业全覆盖的诉调对接机制,以立案前委派、立案后委托、诉中邀请等方式,推行“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的全链条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指导,累计举办业务培训22次、培训人数200余人次。

  二是突出信息支撑。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打造跨地域、低成本、高效率的线上解纷模式。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全部在线录入,一键完成人民调解平台案件委派。采用人脸、短信等信息手段核实当事人身份,对调解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实现调解全程留痕,确保调解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

  三、“点对点”前移端口,提升司法保障贡献度

  一是突出重点治理。在矛盾多发银行机构成立驻银行诉源治理工作站,共建共治,在线通过人民调解平台申请司法确认,通过“驻点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进一步节约化解纠纷成本,实现“一站式”解决金融纠纷。仅驻三湘银行诉源治理工作站自今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调解成功1066 件,标的额高达27477万元,纠纷化解平均时限缩短3天,单日最高完成司法确认21件。

  二是加强问题研判。针对普遍性突出性问题,向所涉金融机构提出包括完善签约流程、规范催收行为、降低综合费率、建立增量债权追索节点前置机制等建议30余条,推动实现风险源头防范。主动运用审判大数据预警金融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风险,及时与有关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沟通,助力形成金融审判、行政监管、自主预防相融合的金融风险防范合力,提高纠纷解决效能。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