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自我防范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 商业秘密法律风险与防范手册 >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自我防范

第四节 加强保密制度建设

一、强化保密意识 强化保密意识,即对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进行保密培训,增强员工保密义务观念和防范商业间谍意识。在公共场所张贴标语、在...

一、强化保密意识

 强化保密意识,即对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进行保密培训,增强员工保密义务观念和防范商业间谍意识。在公共场所张贴标语、在公告板上通告、在公司内部报纸上发表文章,不断强调商业秘密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和保护商业秘密的必要性。 

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竞争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有机融为一体,培养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忠诚,为商业秘密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制定保密制度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发放保密手册,规范员工保密行为 规范,告知员工泄密的相应法律责任。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主要包括:商业秘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 保密要售部门部位管理制度;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办公自动化管理制度,涉密会议、涉密活动管理规定;对外接待管理规定:对外合资、合作保密管理规定,对外宣传及广告策划保密规定;重点事项保密管理制度,统一对外发布信息(包括新闻发布、商务谈判、技术人员发表专业论文、布置展览和赠送样品等)的口径和手线,包括确定审批权,奖惩制度等。 

虽然建立商业秘篮保护制度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要强求保密制度的完整性与复杂性。事实上,保盛程度奿商,付出的成本也越商。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信息价值的确定以及能够支付的保密成本都不同。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从而获得最佳的投人产出比。 

这里建议将保密制度的建设分成三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发展。 

首先,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初步认识到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但管理不规范,尚处于上升发展、调整时期,可以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增加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等手段,对商业秘密形成初步的保护。同时,对员工进行商业秘密法律培训,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也就是说,要做好企业基本的商业秘密保护工作。 

其次,开始建立基本的商业秘密保护和管理制度。这个时期的主要制度内容包括: 

 

 1.述立人力资源管理的保密制度

 在员工招聘、就职、岗位调动、高职等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及措施。其典型人事管理保密制度及制度支持程序文件包括:鸭用文件(保密协议、应鸭人员商业秘密调查表、不假犯他人知识产权保证书),就职文件(岗位保密协议、阁职保密承诺书、竞业限制承诺书、岗位宜暂书),离职文件(离职员工 调查表、离职员工资料清退单、离职保密协议)。 

  2.建立基本的商业秘密监背、使用制度

 其典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及制度支持程序文件包括:商业秘密确认登记表,商业秘密使用申请表、商业秘街使用登记表、商业秘密密级交更申请表、商业秘密解密申请表、商业秘密保护建议书、保密信息申报表、商业秘密文件对外发送的保密声明、对 他人商业秘密文件的保密声明。 

在企业进人稳定成长期,内部管理、运营逐步规范后,大量的技术,经营信息产生,尤其是一些校心的技术、经营信息,要求企业给子特別的保护。而且,此时企业很可能已经成为竟争对手“重点关照”的对象,为了商业目的,他们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刺探企业的信息,商业秘密。因此,企业这时应建立全面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确保自身商业秘密的安全。这一阶段的保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 

1.建立专门的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机构 由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梳理龙杂的企业信息,使企业有选择地对重要信息进行保护。

 2.在前一阶投割度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完着的保密制度 主要包括:商业秘密保护规章制度(商业秘密管理规章或 商业秘密管理办法),商业秘密管理支持程序文件,人事制度管理支特程序文件,项目保密制度(项目开发保密制度、保护项目商业秘密保证书),单项保密制度(生产管理保密制度、计算机管理保密制度、对外交流保密制度),企业各类合同中的保密部分。 通过这样一个渐进的发展轨迹,企业将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和管理系统。 

三、员工管理

 制定员工保守公司商业秘密行为规范,例如,不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谈论公司商业秘密,不向他人打听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信息,不使用他人电脑,不擅自复印、抄录、转借公司资料、文件,确属工作需要摘录和复制,凡属保密级文件,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如非权利人使用、接触商业秘密,应办理批准手线,对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承担监督责任,在各种场合不应谈及 企业内部保密项目,下班后工作场所要锁门,不得携带保密文件 外出。


专栏:企业员工保密守则

1•不在公共场合如大楼电梯、餐厅中谈论公司业务。 2. 留心自己所说的信息及听众。 3.不要在电话中谈论机密事宜及尚未公开的信息。 4. 不和任何不相关的人,包括亲威和朋友,讨论公司机密信息。 5.抽屉和文件柜应上锁。 6. 当来访者在公司内部走动时,应时刻有人陪同,即使来访者到休息室去也应如此。 7. 如在工作岗位上碰到陌生人,应对其适当询问。


四、公司规章的运用

 公司规章旨在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于保守商业秘密也有较强的规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除有规范性的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外,必须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否则,规章就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效果。公司规章中可以规定的对于员工的商业秘密过失的处罚方式通常有:书面警告、记过、扣工资 或奖金、降级或降职、降薪、停工、辞退等。

 公司规章制度的生效条件: 

 

  1.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应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没有职工代表大会的,由公司工会参与制定,如果既未召开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也未设立工会,则应通过适当方式,在制定规章过程中使员工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且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定 过程中。

  2. 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公司规章不得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如果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视为无效。

 3. 已向劳动者公示

 公司规章制度公示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保留已经公示的证据。通常,以下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将规章制度交由每位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宇确认。阅读规章制度的签字确认,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进行登记,也可以制作单页的声明请员工签宇,内容包括员工确认“已经阅读”且“承诺遵守” .


公司规章制度的效力

鉴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从属关系,用人单位有权通过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己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就意味着,公司规章制度于公司内部具有一定的法律拘束力。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