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自我防范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 商业秘密法律风险与防范手册 >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自我防范

第十一节 高科技公司的商业秘密保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情报和商业秘密,当然,对于那些比较成熟的工业企业来说,雄厚的资金和稳定的材料供应常常比商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情报和商业秘密,当然,对于那些比较成熟的工业企业来说,雄厚的资金和稳定的材料供应常常比商业秘密还需要优先考虑。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性商业秘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疏忽可能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近年来,高科技公司控诉对手盗窃商业机密的法律诉讼层出不穷,而事实上,高科技公司最惯常的竞争手段就是从竞争对手中“挖墙脚”。

例如,主要创办人都是从凯登斯公司出走的先驱公司,就曾被凯登斯公司控告窃取商业机密,官司一打就是数年;数据库软件领头羊甲骨文公司涉嫌用重金聘请INFORMIX公司的工程师。又如,华为和中兴及港湾的带密跳槽员工恶斗、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技术秘密马拉松诉讼。

虽然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机密属于等而下之的做法,但由于技术的快速成长,高科技就代表着金钱,情报就是利润,美国硅谷每月产生5000位百万富翁,而国内这十年来也有众多草根人物的迅速发迹。在金钱的诱惑下,许多人愿意铤而走险,出售商业机密与情报。

同时,高科技领域本身就是商业秘密存在的高峰领域,这是由这个行业本身的诸多特点决定的。

高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比较短,技术信息更新很快。传统工业的一项发明到另一项新的发明,中间需要很长时间,给企业收回投资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如今激烈的竞争使高新技术的商业周期大大缩短,为了尽快获取情报就只有不顾一切孤注一掷了。

技术过多地集中在少数核心技术人员手上,故加大公司商业秘密管理的力度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公司的命运维系在几个关键技术人员的手中。关键技术人员流失,商业秘密也就跟着流失。这对于规模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影响更加明显。

高科技企业普遍重视创新而忽视管理,特别是商业秘密的管理。很多高科技企业,不愿意接受严格的管理,注重开放、轻松的文化氛围,因此也出现很多管理漏洞。

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年轻化、流动性和功利性,增加了商业秘密流失的可能性。高科技企业员工有足够的才智,但对于涉及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行为,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规则意识不够,“雄心”和欲望较大,而对行为后果却考虑不周,他们有浓重的投机念头,却缺乏创业的实干精神和对诚信的信守,希望通过“采用”原企业的版权、技术、商业秘密等不劳而获。这些都是导致泄密事件频繁发生的主观因素。

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自有的弱点,使专利和版权保护对很多高科技企业不够充分。如专利授权时间长的问题,高新技术发展迅速而得到知识产权给予保护的周期较长,专利证书尚未到手,该项技术已经被更新的技术代替。

所以,高科技企业的商业秘密更容易受到侵犯,而出现商业秘密被不正当使用时,高科技企业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比一般企业大得多。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及高度竞争,商业间谍行为只会更加猖獗。有人预估,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超过1000亿美元,这也是高科技昂贵的副产品。高科技公司要长期发展,加强商业秘密管理具有关键意义。 

近年来,商业间谍的活动在美国您演愈烈,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窥探竞争对手的商业活动已经成为美国各产业界的一种隐蔽的附属产业。据调查报告显示,名列《财富》杂志前1000名的公司平均每家每年发生2.45次、损失超过50万美元的荫业秘密泄密案例。而位于硅谷的高科技公司的商业机密当然是盗窃的首要目标,4%的案件直接损失高达1.2亿美元,平均为1500万美元,这些数据表明了商业间谋问题的严重性。

硅谷一些公司和个人就是通过窃取对手的商业机密,达到打击、超越对手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顾问公司在硅谷成为另一种新兴行业,他们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必要的安全体系、措施与训练。其中最基本的做法是,对于新聘人员,从主管到看门打杂的,都必须进行安全考核,以防敌对公司人员渗透。

有些公司则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以谍制谍,特别聘请反间谍人员入驻公司,宁愿花费每小时50至10000英镑不等的费用,严防潜伏的商业间谍,防止商业机密外泄而造成惨重的损失。

这些专业安全公司专门负责间谍与反间谍活动。他们的职责无所不包,从黑客行为到贿赂,从收买对方高层人士到散布流言蜚语,甚至窃听监控对方朋友的私人电话。其所采取的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故意抹黑

所有的大企业都有不为人知的私密,问题是如何获

取对方的私密,安全公司雇佣的侦探多为前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禁毒局的特工。一般而言,企业不关心如何得到情报,但是他们确实需要情报。

2.制造垃圾信息

制造大量的无用信息以迷惑对方。一位资深公司安全专家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穷尽所有手段制造垃圾信息,弄假成真。迷惑的对象有两类:即竞争对手公司和媒体。经过不懈的努力,对方得到的只是皮毛而已。

3.盗窃商业秘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IT企业必须依赖技术创新,但创新需要努力和机遇。在硅谷,盗窃创新成果已经屡见不鲜。盗窃手段花样翻新,有些在写字楼转来转去,乘人不备顺手牵羊,一旦被抓获就伪装成普通小偷。IT产业中的“谋对谋”已经形成规模,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弗雷斯特研究公司)估计,相关费用大致为每年10亿美元。

专栏二:埃克森公司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埃克森公司保护商业秘密的主要措施为:法律措施

1.商业秘密视为公司财产:公司财产价格化/强化合同约束力/行业协会管理/商业惯例管理

2.规章与制度:保密制度/保密协议/信息使用许可/信息应用的限制/邮政法规/雇佣合同

3.实施:违章处罚/民事或刑事诉讼人事措施(1)雇员:个人责任/忠诚感与自豪感/成功后的个人利益/工作机会

2)程序:建立书面政策/商业惯例评述/经常训练/定期口头提醒/巡回检测 

3)管理:管理责任/独立审计评论/安全方面评论/跟踪不正常活动/确认审计结论/定期进行评论/日常执行评论

物理措施

1.设施:门禁措施/限定进入的楼层/密码钥匙或密码通行证/对密码集中控制/经常变换密码/房间上锁

2.文件:从出生到死亡的概念/密级分类/归档、保存与销毁/本地与异地保存/上锁控制装置

3.电脑或电子数据:内部暗号/加密软件/消防与灾害计划/意外事故计划/异地替代磁盘磁带/安全联系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